002,赶紧起事吧!-《我真不是大唐头号反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进入。
    云雾缭绕,恍若仙境。
    中间有大片大片的耕地。栽种着各种农作物。
    有水稻、小麦、黄豆、土豆、玉米、红薯等。
    还有各种各样的鲜花。
    又有一些药材类植物?
    认不全……
    各种农作物都是长势喜人,欣欣向荣。
    果然是搞错了。
    居然有土豆、玉米、红薯这些东西。
    如果是没有记错的话,这些农作物都是舶来品,是需要到明末才从南美洲传入的。
    怎么会……
    哦,系统时间是明朝,崇祯十三年。明朝马上就要灭亡了。有这些农作物很正常。
    了解。
    “陈姑娘,您请留意,随身农场的时间经过调整,流速大约是外界的三倍。”悦耳的提示音袅袅到来。
    “三倍?”张楚若有所思的点点头。
    如此说来,里面的农作物产量,将是相当可观的。
    主要是轮作的速度快啊!一年可以种好几茬。总产量自然上去了。
    本来需要四个月才成熟的水稻,可能只要一个多月就可以收割了。
    不错。
    以后不用为粮食发愁了。
    看水稻的长势,已经进入抽穗期。然后是结实期。
    如果没有意外的话,大约还有两个月就能收获。换算成外面的时间,也就是二十天左右。
    约莫估计一下面积……
    忽然觉得有点巧合?
    这耕地面积的大小,好像也是五百亩左右?
    他在外面的土地,加起来好像也是五百亩。
    “真是美丽聪慧的陈姑娘呢!这么快就发现了!”美妙的提示音传来,“随身农场里面的耕地面积,和你在外面拥有的土地面积是一样的。你在外面拥有的土地面积越大,随身农场里面的耕地就越大。所以,陈姑娘,你要多多买田买地哦!买得越多,粮食越多。”
    张楚:……
    感觉怪怪的。被人叫陈姑娘。
    强迫自己习惯。暗暗的琢磨。
    自己在外面的土地,都是非常贫瘠,非常干旱的,和随身农场里面根本无法相比。
    他老爹突然被抓,突然被问罪下狱,全家突然被流放,一连串的事情都发生的非常突然。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筹划。
    临急临忙的,通过中间人,在沙州临时购买了五百亩的旱地。当时中间人就明说了,那些旱地距离水源很远,农作物的产量很低。唯一的优势,就是价格便宜。别人半卖半送。同样的价格,可以买多好几倍。甚至是十倍。当时走投无路的张楚,最终决定买下。
    到了沙州以后,他才发现,这些耕地的情况,比中间人介绍的还严重。极度贫瘠。极度干旱。农作物的产量低到令人发指。因为干旱,只能种植粟和黍。每亩地的产量只有不足六十斤。还是带壳的。去掉壳,不到四十斤。
    大部分的耕地,还丢荒了多年。几乎和荒地无异。这里原来是墨离军的驻地,是府兵们开垦出来的土地。后来墨离军调到瓜州,府兵们跟着迁徙。这些开垦出来的耕地就丢荒了。张楚接手以后,好不容易才招募了十几个佃户,将其耕种起来。
    根据他和佃户们的约定,前三年都是不收租的。
    如果收租的话,根本就没有佃户愿意过来耕种。
    一个外面。
    一个里面。
    简直是天与地的差别。
    “只看土地面积?不看土地类型?”张楚悄悄的问道。
    “对!”提示音袅袅回应,“只问大小。不问品质。”
    微微一顿,提示音继续传来,“随身农场是经过专门调理的,有最合适的气候,可以让农作物长的最好。不管是什么样的农作物,在随身农场里面,都能够得到最好的照顾。这里面生产的食材,质量都是最优秀的。得天独厚,绝无仅有。”
    张楚渐渐的放心了。
    他觉得自己好像是找到了某种灵感。
    只看面积大小,不看品质。在唐朝的大西北,有太多的操作空间了。
    至于食材质量什么的,暂时可以不管。
    产量更重要。
    有点高兴。
    看到了希望的曙光。
    第(1/3)页